這是兩個數字:
121公里和854公里
第一個數字,121公里,這是五象湖公園驅車走高速公路到達欽州市欽南區濱海公園的距離;如果從南寧市大唐鎮到欽州濱海公園,距離僅有79公里。
第二個數字,854公里,這是西江干流南寧至廣州段的長度,只比漢口至上海的水運里程1125公里短271公里,比江西九江到達上海的水運里程680公里,還要長174公里。
所以,廣西在地理位置上,雖然是個沿海省份(自治區),但是在貨物水路出海運輸上,卻是一個比江西還要更內陸的省份。
在水運體系,我們比江西還要更內陸,你能想象嗎?
郁江繞行854公里到廣州才入海,使得我們大批量的農產品、制造業成品,也需要繞行854公里才能到達海洋碼頭。
也正因為這樣,廣西北部灣三大港口合并后在全國排名僅僅15,因為沒有河流入海帶來大量的貨物。
為什么世界上繁華的大都市一般都在海邊?因為在工業化時代,海運是人類最廉價的貨物運輸方式,海洋運輸占國際貿易運輸總量的2/3以上,2013年中國政府網公開要聞,中國對外貿易90%貨運量是通過海運來完成的。
海運的優勢如下:
1、基礎設施建設成本最低
在陸地上,并不是天然就有路,我們要修高速公里、修鐵路、搭設橋梁、穿山挖洞,才能實現兩個城市之間點對點貨物運輸。
高速公路每公里造價1億元,這是最保守的數據。
2021年1月,四川公布修建綿萬高速,才雙向四車道,每公里造價1.3億;2020年12月藏茂高速河南段,平均每公里造價1.37億;雄安新區高速公路,每公里造價3.18億……
但是海運不一樣,兩個海港城市之間,天然擁有海洋相連。只需修一個貨運港口就可以了,海洋天然就是一條不需要建造和維護的貨運高速公路。
(2)運量巨大,成本低廉
網上數據:
40HQ集裝箱,正常裝68個立方,載重23噸.(可載28噸)從深圳蛇口港起,到韓國仁川/釜山港,海運費是100美金,加上各類林林總總的費用后,總費用大約2200人民幣,如果這個集裝箱全部用來裝iphone6P(帶盒),可以裝78000臺,每臺手機的運輸成本大約0.03元人民幣。
正是因為海洋運輸成本太低了,可想而知,某個商品穿過大半個地球,從中國廣州到非洲,價格居然可以比走陸運從廣州運到廣西玉林,賣得還要更便宜……
這就是工業革命以后,世界上的繁華大都市,大多數都在海邊的原因。
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以海運最便宜;國內貨物出海,則以內河水運最便宜,內河水運載貨時,順流而下,甚至還可以節省大量油費。
我們以把貨物從重慶運到上海為例,選擇長江航運、鐵路和公路三種運輸方式,單位運價比大約為1∶2∶6,也就是說,內河水運的運輸成本,只相當于鐵路運輸成本的1/2,公路運輸成本的1/6。
邕寧水利樞紐工程
位于五合附近牛灣半島上的邕寧水利樞紐工程,2020年4月主體工程基本完成,把南寧市區內的水位大約抬高了3米。該工程建成,使得來自珠三角地區的2000噸級船舶可深入南寧腹地、1000噸級船舶可通達百色。
如果平陸運河修通,廣西南寧的農產品和工業成品,將可以低成本進入海洋,面向全國和全世界出售。
平陸運河并不是最近才提出來的,孫中山先生早在《建國方略》中,就已經提出了平陸運河的設想。
平陸運河的“平”指平塘江,“陸”指陸屋江。狹義上說,“平陸運河”是指從平塘江至陸屋江之間新開挖的約30公里的運河;廣義上說,“平陸運河”是指從西津水電站庫區的平塘江口到欽州的欽江出海口沙井港,長約122公里。
從橫縣西津水電站庫區的江口圩溯平塘江而上,可以到達沙坪鎮;從欽州溯欽江而上,可以到達陸屋鎮,從陸屋鎮溯欽江的支流陸屋江而上,可以到達舊州鎮。只要在沙坪鎮和舊州鎮之間開挖一條運河,就可以把西江(橫縣段稱郁江)和北部灣連接起來了。
只要平陸運河挖通,廣西江海不相連的命運從此被改變。
1、農產品外銷成本更低了
廣西是水果大省,然而水果滯銷卻是家常便飯,經常只能在南寧低價傾銷,外地人來到南寧發現,南寧的應季水果爛大街時,比大米還便宜。所以在南寧,你只要跟著季節走,水果可以當飯吃。
然而太便宜并不是好事,果價傷農!
2、產業有了發展起步的重要依托
國家把自貿區廣西片區,其中一部分給了欽州,在國家層面是有戰略思考的。在北部灣沿海三市中,北海起步最早,防城港次之,欽州發展最晚。然而北海和防城港都有它們自己的重大缺陷,沒有入海河流,但欽州有。
打通平陸運河,自貿區南寧片區和欽州片區,將有效連通。在五象新區和龍崗南規劃以衣六景、伶俐規劃的大片產業用地,工業成品出海成本將大大降低。
3、欽州港將真正意義上起飛
由于平陸運河從欽州港入海,以自貿區欽州片區為基礎的欽州,獲得了灣道超車的機會,北海和防城港反而沒有那么重要了。
欽州有港口,有河流帶來貨運,有自貿區政策扶持,沒有理由再默默無聞。港口經濟在廣西,很可以第一次真正意義集結。
4、廣西區將擁有自己的灣區
南寧的自貿區實體產業、高新區制造業、六景工業園區、伶俐工業園區……也將受益。工業品裝進集團箱后,順著郁江而下,轉入欽江即可入海。一個真正的貨物入海口,將剌激廣西北部灣幾個城市,形成有別于珠三角的經濟灣區。
近年,由于耗資巨大的北部灣三港,沒有對廣西經濟起到當初預想的拉動作用,整個廣西從民間到官方都形成了反思浪潮,這一次,官民一致想到了平陸運河,這就是近年來平陸運河各種消息出現越來越頻繁的原因。
2017年4月,平陸運河建設入選“十三五”西部大開發重大工程項目儲備;
2020年6月,平陸運河建設列入國家《內河航運發展綱要》,計劃2029年建成;
2020年8月,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印發《廣西基礎設施補短板“交通網”建設三年大會戰實施方案(2020-2022年)》,平陸運河計劃投資700億;
2021年1月19日,騰訊報道,平陸運河重要性不亞于南廣鐵路;
2021年1月26日上午,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在南寧召開。廣西發展改革副主任黃文川介紹,廣西計劃于2022年開工建設平陸運河;
根據《廣西基礎設施補短板“交通網”建設三年大會戰實施方案(2020—2022 年)》顯示,平陸運河是廣西計劃新建水運交通項目,安排在2022年開工,2029年底竣工,建設點涉及橫縣至欽南區。平陸運河設計全長約130公里,全程水位落差約60米,初步選定4至6級梯級,可通行3000噸級海輪,年貨運量單線可達5500 萬噸以上、雙線接近1億噸。
2019年至2020年,有關部門圍繞平陸運河建設可行性等頻頻開展關鍵技術課題研究。
2020年,交通運輸部水運局、珠江水利委員會、廣西交通運輸廳等部門單位人員都到過平陸運河計劃建設沿線和有關場所展開考察和調研。
2020年12月7日至8日,廣西交通運輸廳召開平陸運河技術性課題研究報告驗收評審會議。
目前平陸運河項目已進入建議書編制階段,計劃完成項目建議書編制和相關報批后,2022年開工建設。
分享到: